黄山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解读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2025年是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在充分衔接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基础上,拟定了《黄山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计划报告》)基本框架,与市政府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相适应。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计划报告》在市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和框架下,侧重对政府工作的细化和补充说明,报告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约2万字。分别为分析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市发展改革委于去年11月初成立《计划报告》起草工作专班,并制定起草工作安排。起草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决定部署,将“三个往前赶”等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融入到报告中,结合各地各部门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谋划,形成《计划报告》初稿。12月26日,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修改完善形成《计划报告(讨论稿)》。12月27日,经委党组会议审议通过。12月31日,认真学习吸收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再次修改,当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月2日,结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及各部门反馈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形成《计划报告(送审稿)》。起草过程中,多次征求各地各部门意见建议,共收集意见91条、采纳或部分采纳68条,未采纳的意见主要是部门具体工作,因篇幅有限未纳入。
根据市政府安排,2024年11月初成立《计划报告》起草工作专班,开始《计划报告》起草工作。12月初,形成《计划报告》初稿,在委内讨论完善。经修改并通过合法性审查后,于2024年12月31日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1月6日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1月15日,《计划报告》经黄山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起草过程中,多次书面征求各区县、开发区和相关市直部门意见。
四、工作目标
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5万元/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增速高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与全省同步,外商直接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城镇新增就业、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PM2.5浓度、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
五、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主要从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城乡建设协调共进、生态本底不断厚植、社会民生保障有力等七个方面全面总结回顾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第二部分: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在深入分析研判宏观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市委“三个往前赶”工作要求,研究提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第三部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从深化文旅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产业生态、扩大内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对内对外开放、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九个方面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六、创新举措
《计划报告》在布局、提法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和市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例如,将“三个往前赶”“构建与黄山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与黄山城市特质相一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新部署、新要求融入到报告中。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将按照《计划报告》确定的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任务,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争先进位、担当实干,确保高质量完成《计划报告》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