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变“资本”,金融活水润科创——黟县推进“信用进企业”助力科技型企业轻装前行

发布时间:2025-10-31 15:33信息来源:黟县信用办 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收藏

轻资产、缺抵押等特性一直以来都是科创型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资金短缺不仅限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设备更新和市场拓展,还可能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甚至面临生存危机。近期,黟县金融监管支局积极作为,充分发挥金融监管与服务职能,多举措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流向科创企业,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引领,搭建政银企合作桥梁

黟县金融监管支局深刻认识到科创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号召,结合地区实际,与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文件,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搭建起政府、银行与科创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活动中,详细介绍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深入了解科创企业的发展需求和潜力。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展示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对称。

为提升科创企业融资需求落地率,黟县金融监管支局指导各银行机构按照“有无真实融资需求、有无意向银行、有无申贷困难”等标准,对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全面摸排,形成融资需求清单和金融服务清单,为后续融资对接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产品,满足科创企业多元需求

黟县农商银行推出的“科创贷”突破了传统信贷对抵押物的依赖,更加注重企业的知识产权、技术实力和未来盈利能力。通过“科创贷”,黟县农商银行对当地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软件著作权、研发团队和项目合同等进行综合评估后,迅速发放了一笔数百万元的信用贷款。这笔资金助力企业顺利推进技术研发和项目落地,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徽商银行黟县支行的“科技贷”模式通过政府与银行共同风险分担的机制,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黟县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扩大生产线时,因大部分资产已抵押,传统融资受限。徽商银行黟县支行基于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稳定订单和良好纳税信用记录,通过“科技贷”为其发放了信用贷款,保障了新生产线的顺利投产,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了更有利的地位。

优化服务,提升金融支持质效

黟县金融监管支局不仅在产品创新上发力,还注重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升金融支持质效。督促金融机构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加快融资速度。对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实行优先审批、优先放款,确保信贷资金及时精确直达。以往,科创企业申请贷款可能面临繁琐的流程和漫长的等待,如今在绿色审批通道下,企业能更快获得资金支持,抓住发展机遇。

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指导。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财务咨询、风险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闲置或浪费。

强化全程监管,筑牢风险防线

在全力推动金融支持科创企业的过程中,黟县金融监管支局始终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持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指导,确保其业务开展合规审慎。同时积极构建“政、银、企”三方协同的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动态监测重点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状况,对潜在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通过举办金融知识普及与风险教育活动,提升企业管理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共同维护稳定有序的区域金融生态,为科技创新营造一个安全、可持续的金融环境。

成效显著彰显,创新活力迸发

在黟县金融监管支局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引导和保驾护航下,辖内金融机构服务科创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被充分激发,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取得了覆盖面扩大、获得感增强、创新力提升的显著成效。目前辖区内获得金融支持的科创企业数量稳步增长,覆盖延伸至全县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得益于稳定的资金保障,科创企业成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成果转化,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另一批企业则利用金融资本完成了生产线的升级改造与业务的跨界拓展,发展潜能持续释放。一个“敢贷、愿贷、能贷”的金融氛围与“想创新、能创新、善创新”的企业生态正在黟县形成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黟县金融监管支局表示,将继续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支持科创企业的新模式、新方法。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创领域,为黟县科创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金融保障,助力黟县经济在创新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