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切口”大纵深 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发布时间:2025-04-10 09:09信息来源:信用中国 作者:市征信公司 阅读次数: 字体:   打印 收藏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近年来,吉林省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基础工程,迭代推出了系列改革政策。近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这是继2024年重点行动之后的“升级版”和“加强版”。

  “我们将从促改革、抓整治、通渠道、建机制四个维度入手,实施28项重点举措。其中,从涉企服务效能、保护企业权益等方面提出了涵盖12项任务的改革清单;围绕乱检查、乱执法、乱收费等7个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畅通惠企政策下达和企业诉求上达2个渠道;完善明察暗访、核查通报、无感动态监测等7项工作机制。”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钟时日前在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改革的“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开展整治,真正让企业感受到吉林益企、爱企、助企的诚意。

  一是坚持改革引领。围绕准入准营、执法检查、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以及项目审批、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税费缴纳等关键环节,以“小切口破题、大纵深发力”,统筹推行6项综合配套改革和6项专项改革。其中,综合配套改革主要围绕涉企检查、服务及权益保护等实施宽口径改革;专项改革则聚焦开发区工业用地、环境影响评价、政府采购及招投标规则等细分领域实施单项改革。

  二是突出整治监督。针对乱检查、乱执法、乱收费、乱罚款、政务服务乱作为等7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动真碰硬,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鼓励采用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切实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让营商环境变化可感可及。

  三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畅通惠企政策下达和企业诉求上达渠道,完善线上政策直达平台功能,提升惠企政策知晓度,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让有利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同时,拓宽政企沟通渠道,提高诉求反映时效性,对企业反映诉求问题进行台账管理,对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的共性问题开展会商,切实提高政企沟通质效。

  四是构建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明察暗访、无感监测、整改销号、挂牌督办、定期通报、问责追责、尽职免责的7个工作机制,推动形成营商环境问题破解全流程的科学工作体系,实现全过程完整闭环,鼓励和推动政府工作人员勇担当、善作为,实打实帮助企业解难题、促发展,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在推动年度重点任务落实的同时,吉林省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一网通办”为牵引,加快推进数字赋能。二是以保护企业利益、鼓励创新为目标,启动《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修订工作。三是以及时发现政策落实短板为要义,开展营商环境监测。

大家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