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掉进情绪价值的甜蜜陷阱
找对象要求对方能提供情绪价值、“禁止蕉绿”成了上班族的“电子布洛芬”、赛博宠物变身年轻人的新型精神伴侣、“爱因斯坦的脑子”“骂醒恋爱脑”无厘头却又风靡一时……有没有发现,情绪价值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词,凡事都能和它沾点边儿。日常生活中,情绪曲线高低起伏,情绪价值就像一个情绪的树洞或者垃圾桶,能够抛掉坏情绪、负能量,带来正向的、积极的心理调节和精神慰藉。因此,情绪价值受到人们的追捧可以理解,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情绪消费也有其合理性。但站在情绪价值的风口上,也要当心掉进情绪价值的甜蜜陷阱。
刻意放大情绪价值,忽略客观事实和理性逻辑。吹捧情绪价值的观点认为,掌握情绪价值,就能掌控一切,情绪价值堪称十全大补丸。这样的情绪价值,似乎和高情商、会说话划上了等号。沉迷于情绪的糖衣炮弹中,会让人忽略了背后的客观事实和理性逻辑,只听得进好的,看不到坏的。实际上,巧舌如簧擅长“情绪喂养”的,很有可能不是PUA大师就是“杀猪盘”的骗子。比如据媒体报道,以恋爱、交友开局的投资理财诈骗正盯上女性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生活中缺少子女陪伴,很容易受霸总、豪门、闪婚等网剧的离奇剧情误导,在网上被关注、赞美,刚好满足了她们的情感需求。网剧给中老年人提供了情绪价值,让她们也向往美好爱情,骗子正是利用了情绪价值来招摇撞骗。
追求短暂欢愉慰藉,无视喜怒哀乐是生活平常。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追求情绪价值,似乎是平淡生活的一针“兴奋剂”。事实上,不论欢笑还是泪水,都是生活的真实注脚,情绪的丰富与平衡,源自内心的深刻体会与自我成长。情绪本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客观存在,也应该被看见和被接纳。男朋友不会说甜言蜜语就是不爱你,工作让你感到压力巨大就要裸辞Gap……即便甜言蜜语和裸辞会带来一时的快乐,但之后呢?真正强大和勇敢的人,应该拥有与任何一种情绪和平相处的能力,而不是让外界定义什么是快乐、告诉自己应该如何追求快乐。
过度迷恋导致“耐药”,快乐的阈值越来越高。过度迷恋情绪价值,可能会产生“耐药”,未来想要获得同样的快乐,就需要不断加大“剂量”,“上瘾”之后,一旦终止体验,则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情感空虚。就像此前“毛坯的人生VS精装的朋友圈”盛行,许多人觉得只要能出片,在社交平台赢得大量点赞和溢美之词,哪怕自己现实中辛苦狼狈也无所谓。这样内卷升级到“预制朋友圈”,人们干脆事先策划并精心制作图文,在特定时间或地点发布,打造看起来轻松享受生活的人设,掩盖掉“灰扑扑”的“毛坯”日常。这样为了展示而展示,似乎迎合了社交平台的“小美好”“小幸福”,却也在无形中抬升了获得快乐的成本,让快乐不再那么纯粹。
算法定制明码标价,“买买买”背后缺少共情。当下,一些自媒体和商业机构利用大众对情绪价值的需求,把情绪极端化,进而商品化。现在许多年轻人表现出“不想长大”“回到过去”的心态,就像彼得·潘一样拒绝长大。在这样的潮流下,呈现复古效果的富士相机成为“电子茅台”,解压玩具“捏捏”价格从几块卷到上百,有“心理疗愈”功能的“过家家”风玩偶席卷博物馆文创……随着社交平台算法精准的匹配推荐,这些情绪价值被明码标价,甚至逐年水涨船高,却总有人乐意买单。但也要看到,“买买买”的背后,许多产品或者营销却并不走心,只为网红打卡而设计,比如已经泛滥的“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XX”、统一风格只是改了地名的竹筒奶茶等等。消费者需要什么情绪价值,商家就创造什么情绪价值,只求消费者买单。这样缺乏共情的一拥而上,迟早会失去市场招来反感。
归根结底,情绪价值纵然值得追求,但我们应该手握自己的情绪按钮,从自己身上找到情绪价值的最优解法,而不是被其左右,甚至带到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