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微”改革 新型市场信用监管显成效
为全面推行“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监管,加快构建新型市场信用监管体系,黄山区以“微改革”为切入点,推动“三化”监管,深入推进网格化、信用化监管,努力提升监管综合效能。
“微改革”释放潜力。黄山区探索建立“小局大所”监管模式,通过下放职能、下沉人员的方式优化力量配置、强化综合监管、深化综合执法,夯实网格化监管基础。3月酝酿筹备、5月试点实施、9月评估成效,目前,仙源试点“微改革”成功对下放职能承有序接、高效运转。
“网格化”全面兜底。制定网格化监管清单,坚持片区细分成网、责任细化到人,将辖区7个市场监管所划分为21个监管网格,配置28名网格监管员,实现“一单一网全覆盖”。即建即用,全面“铺开底网”开展扫街行动,覆盖全区16个业态3435家经营单位,目前已完成1344户扫街巡查,同时主要领导走访全区14个乡镇与党政一把手面对面沟通“两个责任”落实机制,借助综治网格和食品安全四员力量,以“最小”网格单元释放“最大”监管效能。
“信用化”持续赋能。坚持信用为基,全面有效归集企业各类信用风险信息14984余条,完善分级分类标准,探索建立“通用+专业”信用分类标准,力求企业信用画像准,据此确定监管重点、措施、比例和频次。实施“一业一查”跨部门双随机监管模式,涵盖23个成员单位65个联查事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1+N”检查机制。完善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制度,鼓励企业履约践诺,强化信用核查公示,对符合条件的予以信用修复,以信用促自律。